在互联网革命的风暴中,汽车行业内部呈现出一种微妙的缠斗与平衡。一方面,经销商体系仍是主流模式,4S店依然把持着绝大多数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互联网掌握着消费者,汽车互联网提供的信息和销售线索对于汽车交易环节已然不可或缺。汽车行业正在这微妙的平衡中等待互联网的改造。
汽车行业领袖等普遍预测未来5年汽车电商占汽车总销量将超过10%。如今,垂直媒体、汽车厂商等玩家相继加入战局,但汽车垂直网站仍然是行业的主要推手。今年“11.11购车狂欢节”,易车共完成订购总量77,992辆(支付订金的订单数量),交易总额达125.6亿人民币,再度刷新了汽车电商双十一成交纪录。
回想2014年,天猫、京东、易车、汽车之家等汽车电商玩家鏖战“双十一”,激烈竞争下催生出了“全款购车”、“包销车型”、“汽车金融”等模式创新,深究之下仍是价格优势的比拼。随着行业的成熟,今年的“战况”升级成了“价格+服务”的综合比拼。比如易车在持续进行车型、金融等价格优惠之外,引入了9000人的“车顾问”团队,陪同用户看车、选车、购车,将互联网的触角以咨询服务、陪同到店等形式延伸到了线下。
持续的“造节”攻势配合在线支付手段的高渗透率,消费者已经习惯了电商式的购物体验。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即是整个行业的营销已经有了明显的互联网特征。
以下从八个方面阐述汽车行业互联网营销的改变与未来。它们是“价值定位、客户优先、感觉先导、潮流消费、真实价格、隐性需求、整合营销、精神高贵”,既是营销,也是这个行业互联网转型的高度概括。
当我们深入了解汽车行业的变革,就会发现:传承自流水线工业的分工合作模式逐步瓦解,互联网行业赢者通吃的游戏规则正在起作用。野蛮人已经踏破了护城河,谷歌、苹果、百度、阿里这些互联网巨头已经纷纷涉足汽车行业。
汽车行业会维持平衡还是礼崩乐坏,互联网是海市蜃楼还是灵丹妙药?我们希望看完了这些文章之后,您能有自己的答案。
第一篇 你以为这是一辆车?不,这是你的价值观
汽车工业发展到目前阶段,同等价位的车之间差别已然不大,但是不同阵营的车主之间仍可能水火不容。在汽车论坛里,一句随意吐槽都有可能引发上百句反驳,更别说日系车主与德系车主之间旷日持久的安全系数论战了。十年前,他们告诉你汽车是你身份的象征;五年前,人们说汽车是你的生活方式;而现在,别扯了,这不是车,这就是你的价值观。
什么人开什么车
汽车品牌本身的价值观就很鲜明,所以才会有“什么人开什么车”的说法。汽车品牌只要树立好自己的价值观,自会有人慕名而来。这是很英雄主义的事情,谁更有魅力,消费者就会跟着谁。
2013年,一群向往西藏的艺术家与MINI合作,历时半年制作了纪录片《进藏》。四只拍摄队伍,五辆MINI,开进四条不同的进藏路线。MINI作为进藏团队的成员贯穿始终。纪录片里对西藏的尊敬和向往引爆了社交网络,上线即获得了190万的点击量。在这里,汽车虽然不是纪录片的主角,但它和它宣示的价值观却足以征服用户。那些向往西藏的年轻人,当他们足够富有去买一辆MINI的时候,一定不会太犹豫。
什么车卖什么人
在价值观营销的时代,汽车电商平台要做的就是把合适的价值观(当然,以汽车的形式)送给合适的人。
“60后”是工具型消费,车只是交通工具;“70后”是面子型消费,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80后”、“90后”是个性化消费,车不单纯是交通工具,更是时尚个性的体现。
当八零后结婚生子,九零后步入社会,汽车厂商发现自己每年的新增用户中有超过半数的85后青年,他们就开始尝试接纳新的价值观。比如大众新Polo把自己定位为“新青年”。不仅发布会集合了草莓音乐节、创意市集、集装箱装置艺术,后续陆续进行了“新青年问”、“新青年之夜”等激发年轻人开放精神的活动,同时邀请了青年偶像韩寒作为形象代言人。新的营销定位取得了一定成效,在2015年小型车销量普遍下滑的情况下,Polo销量保持平缓,并进入了小型车销量前三名。
小结
在这个时代,人们从未如此反感洗脑和说教,却又从未如此团结在价值观之下。汽车行业正是深谙此道才会如此积极地运作价值观营销。或许以后我们不需要过多寒暄,只需亮出车钥匙,人心向背自有分晓。
第二篇 从车型到价格,看C2B如何在汽车界连下两城
当我们在说C2B的时候可能忘了汽车最开始就是“私人定制”的产物。那时,它是欧洲贵族的大玩具。直到现在,如果你告诉劳斯莱斯,“我的内饰想用自家后院的那棵樱桃树”。他们也会在订单上写下:“山西省发达煤矿首席执行官张富贵先生,内饰选用康庄县富贵家园小区A座后院的82年大红灯樱桃树(树墩)”。[NextPage]但是,不要就此认为定制生产是有钱人的玩意。互联网技术之下,C2B模式正让普通用户掌握更多权力,把汽车行业引向“大众定制”的道路。
汽车定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以前一款车能够卖五年,现在只卖三年就要改款。以前是造出一款车,再去想它适用的人群,再去销售。而现在明显来不及了。车型太多,人们只想博采众长。怎么办?那就把选择权交给客户好了:
奥迪、Jeep、MG等汽车厂商允许用户在网站上选择自己喜欢的配置,厂商会照单生产。它部分地缓解了汽车行业的一个困扰:车型的售卖时间缩短了。
如果我的车是我自己选择的发动机、搭配的喷漆、添置的尾翼,那么我没理由不喜欢它。这背后当然有制造业升级带来的柔性化生产的技术因素。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客户优先的态度在起作用。从T型车开始到现在一百多年了,汽车工业一直都在制造“(自以为)客户会喜欢的车型”。现在(或许不久的将来)客户终于开始拥有自己真正的喜欢的汽车。
惠买车:汽车销售中的C2B
相比于定制生产,汽车电商在买车环节的C2B更容易实现,甚至能够处于主导位置。易车推出的汽车电商平台“惠买车”通过用户发布购车需求,反向驱动经销商竞价,价低者得。
其从用户购车需求出发,通过精准用户需求反向驱动经销商。在这个平台上消费者可以主动发布自己的购车需求,多家经销商在后台实时竞价后,消费者可获得该款车型的底价,凭借生成的购车凭证,便可在经销商处完成后续交易。以C2B的方式,实现了汽车交易买卖双方的信息对称。惠买车给购车者提供一个便捷了解汽车底价的渠道,同时把汽车经销商原本无法量化的市场营销直接转化到销售环节,更加精准更加高效。
惠买车2014年4月底上线,当年第四季度“双十一”一天就确认成交1.58万台。在这里,消费者成为了C2B的发起者,让汽车行业的卖方市场有了松动的痕迹。
小结
综其总总,C2B模式的核心就是让用户更多地参与到行业里来。无论是汽车生产还是销售,C2B都让用户有了更大的发言权。那么,既然用户有向厂商表达自己喜好的渠道,又有一站式购车的平台,能不能把两者结合,搞生产和销售的大平台呢?易车高管把这比喻成“烧水的时候就把杯子洗净”。如果真能这样,恐怕汽车行业将远不止翻天覆地那么简单。
第三篇 为了让营销走心,汽车厂商想到什么新方法?
汽车厂商是“超级碗”广告大户,每一年你都会看到人们就像吐槽春晚一样议论奔驰故事精彩,丰田煽情到位,大众这次又做了鸡肋......然而吐槽归吐槽,这些广告也有共同点:几乎所有的广告都试图去调动观众的感觉。观众们被故事打动,被视觉感染,被走了心的广告席卷而去。占领用户的心智和感官,这就是汽车营销的现在和未来。
汽车营销不再思想沟通,而是感觉先导
领先的汽车厂商正在营销中放弃与用户进行“思想沟通”,而是直接夺取用户的感官。我们随手取两则中外汽车广告对比一下就能看出端倪:国产车东风日产“新阳光”用了将近十秒的长镜头去让新娘从车厢里拖出一条巨幅的婚纱,以此展示产品的“大空间”。同样是展现大空间,现代汽车却讲了一个受欺负的小子载了满满一车兄弟去给自己挣面子的励志和谐小故事。在上面两则广告中,长长的婚纱冲淡了婚礼的温馨,而为兄弟出头却能勾起男青年们许多的回忆。可见,聪明的汽车厂商已经发现,与其说那些空间、用料、推背感,不如让用户情感认同来的实在。
网络游戏带来浸入式体验
如果你在游戏里用一辆大众跑赢了所有的好友,那么很可能会考虑在现实中也买一辆。赛车游戏是典型的浸入式体验,它互动性很强,要求玩家必须全神贯注。从改变心智的角度来看,游戏为用户提供第一手体验,让参与者全神投入,甚至可能上瘾,这是其他营销渠道所不具备的。加入了社交元素的赛车游戏能够同时收获用户粘性和传播广度。大众支持的赛车APP《超级竞速》发布一年半之内收获1000万下载量,全球玩家驾驶包括大众、宾利、兰博基尼等在内的大众全系列车型驰骋了超过800万小时。请注意,这可是几乎“贴”在玩家眼睛上的800万个小时啊。
让热门节目成为汽车品牌形象宣传片
要做“最感性豪华车品牌”的英菲尼迪选择赞助符合品牌营销调性的热门节目,让节目本身的情境作为观众与品牌的情感纽带。英菲尼迪在2014年赞助了《晓说》、《舌尖上的中国》、《爸爸去哪儿》三档热门节目,涵盖了知识类脱口秀、美食文化纪录片、亲子节目三个领域。上述节目每一档都是同类中最优秀的节目,都以独特的风格形成了忠实的受众群体。以《爸爸去哪儿》为例,无论是草原还是雪原,人们在镜头中看到儿子坐在爸爸驾驶的全尺寸SUV中,父子间不时的互动,配合航拍车队集结出行场景,联系到节目中温馨有趣的亲子游戏,自然将宽敞、温馨、大气的感官印象投射到英菲尼迪品牌上。一轮营销过后,品牌认知度提升直接反应到销售业绩上,2014年8-11月,节目中明星家庭座驾商务舱级豪华七座SUV英菲尼迪JX累计销量是前七个月销量总和的两倍。
小结
大众是感性动物,他们愿意为好感掏钱。汽车厂商正是深知这一点,才会放弃用参数拼肌肉,改打走心的感情牌。那么消费者呢?人家都要攻你的心了,难道还不动动脑子吗?
第四篇 从汽车营销看如何让少数人领导潮流
国家有支柱产业、股市有蓝筹股、时尚圈有达人、淘宝有爆款,总有一些少数人的行为会成为多数人的潮流。然而,毕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欧美的时尚单品也可能被山寨成中国广场舞大妈的标配。我们今天就从奥迪的“长”和特斯拉的“贵”来看看汽车营销中同一个原理的不同解决方式。
奥迪加长款:需求就是生产力
为了满足领导们在后排“翘二郎腿”的需求,公务车老大奥迪在90年代成为了第一个在中国市场推出加长款车型的汽车厂商。轴距加长10厘米,这个看似无心的改动一下子抓住了中国消费者。以2005年的A6L为例,它在美国市场卖不动,在欧洲市场也卖不过A6,却在国内狂销近10万辆。中国人爱面子,自古就有追求“更高更大更长”的传统美德。奥迪在大多数人还买不起车的90年代就从中国政商精英身上准确地捕捉到了这些特点。看到奥迪用长轴距在中国市场尝到甜头之后,奔驰、沃尔沃、捷豹、路虎、大众等厂商纷纷推出了针对中国市场的长轴距版车型。至此,长轴距在中国市场蔚然成风。
特斯拉:点燃电动车概念
给普通人造电动车的CODA破产了,给富人造电动车的特斯拉却成了独角兽。“钢铁侠”马斯克接手之后,特斯拉把产品目标定位变成了给富人制造媲美超跑的高端电动车。在美国,富人阶层经常需要对各种公共话题表态,他们需要驾驶电动车表达对解决环境问题的决心,否则会受到媒体和公众的谴责,在公共关系上处于被动。特斯拉的出现迎合了这部分富人们的需求。马斯克本人的硅谷科技大佬身份,让特斯拉和电动车概念迅速成为关注焦点。无论如何,特斯拉迅速拥有了包括谷歌创始人布林、影星布拉德皮特等一批富豪车主。人们感受到了科技的感召力和明星的示范效应,于是电动车和环保出行再一次成为潮流话题。
小结
显然,无论天朝还是美帝,潮流都是由少数人领导的。无论是汽车行业还是其他,能够从少数人的需求中解读出符合大众的产品,才是引领潮流的关键。
第五篇参考价格/真实价值
“价格的确定性”对汽车电商十分重要。人们已经把对零售业电商的认知自然而然地放在了汽车电商身上。同时,简化的环节,透明的流程,这些互联网的天然属性推动着汽车电商让价格反应汽车的真实价值。
然而,汽车的经销体系何其复杂。从参考价格到成交价格之间,要经过厂商、经销商、汽车电商、销售人员多重“过滤”。必须要弄明白的一点是,汽车电商卖车必须通过经销商体系,这是我国《汽车品牌管理销售实施办法》规定的。只要法规一日不改,汽车电商就要和经销商体系共存下去。所以,现行体制下,每向“价格的确定性”迈出的一步,都是汽车电商和经销商共同努力的成果。
惠买车模式:C2B翻身做主人
曾经,汽车垂直网站的作用就是把消费者集合起来,送到经销商那里去,人们虽然在网上挑选车子,但是买车的过程却和4S店一样,这就是“集客”模式。
随着行业的进化,汽车电商逐渐在磨合中占据了主动,集客逐渐变成了以客为主,互联网正以不可逆的方式帮助经销商完成互联网化改造。去年4月,易车推出了国内首个C2B模式的汽车电商平台“惠买车”,开始让用户越来越有主动权。目前,惠买车合作的各地经销商数量已经达到了三四千家,一个消费者发布购车意向后,数分钟内,会有多家经销商主动给用户报价,用户可方便快捷的选择报价最低者。经销商之间公平竞价的过程挤出了价格的水分,消费者坐享其成,成为最终的赢家。此外,购车过程中,惠买车还会安排一名专业“车顾问”,免费会用户提供专业咨询、陪同到店等服务,全面升级购车体验。
小结
人们对汽车电商的期待日甚一日。经销商体系虽然不会土崩瓦解,但却变得更加互联网化,并且随着汽车销售行业整体的互联网化程度的提高,汽车终将显露它作为商品的真实价值。
第六篇 想满足隐性需求,汽车电商需要一些“读心术”
所谓满足隐性需求,就是把车卖给本不想买车的人。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把一利索的零售电商不同,汽车电商是左手消费者右手经销商,做的是牵线搭桥的买卖。比如易车,早年间做媒体平台做的是销售线索的生意,现在向汽车电商整合平台转型,用成交量结算,更需要挖掘需求,对尽量多的用户做精确匹配。于是,在主需求之外,人们开始寻找揭开隐性需求的方法。
招数1:挖掘数据是关键
满足隐性需求有时就是要从一些看似无关的消费数据中找到关联。在这一点上,汽车行业也有自己的“尿布与啤酒”的例子。比如某成年男子突然开始关注婴儿车了,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他要有小宝宝了,而关联线索就是他可能需要一辆更大空间的私家车。像易车这样的网站已经开始与腾讯、百度、360等社交、电商、育儿、婚恋、招聘等等网站合作,为用户提供近场交易,在不同的网络场景中寻找与购车需求有关联的数据,满足用户的隐性需求。
今年1月,易车还与腾讯、京东达成战略合作,除了独家运营京东新车、二手车电商业务外,打通彼此的经销商数据、电商用户数据、社交数据也是合作的重要部分,而数据的挖掘与应用最终也将促进汽车电商的成交。
易车总裁邵京宁认为,大数据应用十分重要,应该在设计商业模式阶段就考虑到。最好让关联数据同时作用于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因为二者同样重要。
招数2:用户留存是法宝
对于这一点,一些含有媒体属性的汽车电商自是轻车熟路。目前排名一二的汽车类电商均已经成为比较权威的汽车信息发布平台,他们采用了报道、测评、社区、视频播客、新媒体等几乎所有媒体形式去制造内容,当然是为了吸引潜在顾客,更是为了尽可能留住与车有关的庞大网民群体。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同时,在移动端也在上演类似的“航空母舰集群”模式。比如易车就在移动端布局了“汽车报价大全”、“易车”等多个领跑行业的APP。这些APP中不乏“视频社区”和“车友之家”这种新媒体应用。归根结底,满足隐性需求就是:让想买车的人买车,让不想买车的人留下来,他们迟早会买车。
招数3:“贴身”服务解死穴
互联网的死穴是什么?是线下。互联网轻松就能解决客流量问题,但要把流量转化成购买则费尽了心力。买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大开销,人们在精打细算之外也会听取身边人,尤其是“专家”的意见。今年“双十一”期间,易车力推“车顾问”服务,在30个城市部署了超过9000人的顾问团队。车顾问都是业内人士,并且经过严格的业务和服务培训,负责陪同用户到店选车,试车,砍价,补上了车主身边的专家角色。互联网缺乏的正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派出第三方专家意在取得用户的信任,兼顾扼住竞争对手的咽喉,同时也把“双十一”的汽车电商“优惠战”引向了“服务战”这一更加纵深的层面。
无法忽视的巨头以及新的战场
数据帝国阿里的疆土已经蔓延到汽车电商领域。4月,阿里宣布,旗下汽车事业部除了汽车电商之外,阿里汽车还将关注语音服务领域。目前在汽车上应用最广的语音服务要数各类电台app。其中最大的蜻蜓fm已经有超过1.5亿用户,同类排名靠前的应用也基本都在千万量级。在平均驾车时间增加的当下,语音服务的作用与场景也越发重要。以大数据技术自夸的阿里这次又能在汽车语音服务这个新的领域挖掘出什么样的需求?
小结
什么才是满足用户需求的读心术?是举一反三的大数据关联?还是予取予求的媒体内容?归根到底还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不断地去发现新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服务,最后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地步,让用户的需求在无形中得到了满足。
第七篇 整合营销,汽车行业要向互联网学两招
整合营销的两个前提是延长消费周期和形成消费闭环。汽车行业整体面临销售周期缩短的窘境。人们虽然还不至于像换手机那么频繁地换车,但随着信息爆炸,车型井喷,消费者一辈子只忠于一个品牌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市场活跃对整个汽车行业来说或许是好事,但品牌之间却要承受更多的竞争压力。所以,无论是车企、经销商、汽车电商还是后市场,都在冥思苦想如何能够整合营销,让消费者在自家地盘拉长消费周期,形成消费闭环。终于有一天,互联网思维让车老板们开了窍,照猫画虎,计上心头。
延长周期,捆绑用户卖服务
卖车不是一锤子买卖。消费者从拿到车钥匙的那一刻开始,就进入了汽车后市场的消费周期。汽车产业要做的,就是积极寻找一切可能的“售后商机”,争取在4到5年的周期中捆绑住属于自己的用户:
在装饰、保养、维护、改装等硬招式用尽之后,互联网企业们“卖服务”的软刀子就派上了用场。各大厂商纷纷把互联网的各项服务整合到汽车上,推出各自的汽车云服务。这些云服务整合了导航、娱乐、社交、防疲劳,甚至自动驾驶。它们让车主尽量轻松愉快的同时,也对服务本身产生欲罢不能地依赖。这样,用户在5年的周期里会一直和企业保持关联,同时企业也可以获得用户的最新信息,5年后,用户换车时,首先会考虑曾经为其提供过服务的企业。
目前,谷歌、苹果、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都与汽车厂商有云服务合作。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或许未来的汽车会变成这个样子:你发动你的汽车,系统提示,“尊贵的钻石用户您好,根据您上次的使用记录,系统已经将座椅调成躺卧模式,全景天窗已开启,车窗帘全部关闭,音乐助兴节目将在这段15秒的广告后启动,如需升级系统请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祝您驾乘愉快。”
消费闭环,平台布局先卡位
在“闭环”这个说法之前有个类似的说法,叫“一站式消费”,简单说就是让消费者的钱都花在同一个商家身上。汽车行业想形成闭环,最理想的模式就是把造车、卖车、贷款、后市场、云服务、二手车,整合到同一个厂商旗下。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互联网企业常挂在嘴边的“布局和卡位”。
汽车厂商一方面建设车联网和云服务,另一方面也在建设直销渠道。预计2015年,直销销量将占汽车总销量的10%以上。而汽车电商,以易车为代表,除了和厂商经销商合作,用惠买车、易车惠吸引新用户之外,也布局了汽车金融平台和二手车汽车市场,今年1月,易车旗下互联网汽车金融公司易鑫资本获得易车、腾讯与京东共计25亿元投资。此外,易车还开始撬动包括预约保养、洗车、代驾等在内的汽车后市场服务,覆盖用户买车、用车、换车的汽车消费闭环,方便用户享受一站式汽车电商服务。而互联网巨头阿里今年也宣布成立了汽车事业部,同时出击汽车电商、汽车服务和云系统三个战场。这其中的合纵连横和兼并重组蔚为缭乱,未来的竞争和碾压也会十分惨烈。然而,闭环能够降低单项服务成本,提高整体利润,也难怪厂商们趋之若鹜。
附加题,周期和闭环的普世意义
汽车的周期性和闭环模式对其他行业也有借鉴意义。如果一个商业有消费周期性,那么,我们最好把它的全周期都控制起来,而不是在每次周期开始的时候为重新获取用户支付更高的成本。同时,用整合营销的方式打造一个销售闭环,对降低成本,提高总体利润也十分重要。
第八篇 从奢华到精神高贵,人们对车的态度在改变
在汽车行业,人们对于高贵的定义经历了从奢华到极简的变化。忽然之间,简约科技环保的概念洗刷了社交媒体,舆论经历了类似从巴洛克式审美到日本禅宗的转变。[NextPage]那么,过去和现在都有哪些代表,未来又将如何,这篇文章将试着讨论。
传统的高贵:手工、奢华
有趣的是,如果你搜索“汽车+高贵”,那么大多数汽车网站会告诉你宾利是“汽车高贵的象征”,劳斯莱斯是“百年不变的名贵象征”,而捷豹则有“卓尔不群的高贵血统”。看来究竟谁更高贵并不重要,你只要去买英国车就好了。虽然高贵组别最后没分出个一二三名,但这些候选人都有共同的特点:应用手工工艺,用料名贵奢华。比如劳斯莱斯会强调他的“每一个进气隔扇都耗费工匠一天的时间精心打造”。宾利则宣扬“为女王准备的车型用羊绒织物作为内饰”。
也难怪,汽车诞生之日起就是作为贵族的玩具。贵族们有闲有钱,自然对用料和工艺十分讲究,这种传统延续下来自然是对手工和奢华的追去。如此看来,英国车作为传统高贵的代表也不无道理。
精神高贵:简约、科技、环保
圆桌骑士的马蹄声远去,带走的是老一辈对汽车的态度。美国人将互联网与汽车结合,突变出了特斯拉,而德国人把工程学发挥到了极致,造出了宝马i8。这两者都是豪华跑车,看来时过境迁人类对舒适驾乘体验的追求依然没变。变的是从外形到电子系统都在追求对环境和人本身更小的负担。两者的外形都接近水滴形,更流畅和简约。内饰与车体中使用了大量的环保材料,也都采用了电能动力,更加环保。智能驾驶系统的引入也让驾驶更加方便,心智成本更低。
同时,特斯拉和宝马都表示,在推出豪华车型之后,会将成熟的技术应用于面向大众的普通车型。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的精神世界,倾向于让生活符合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去追求极度的物质。于是,更加简约、科技、环保的车型出现了,迎合了人们对于精神高贵的需求。
未来:共享经济,效率优先
如果我能够随时以公平的价格叫到一辆豪车为我服务,那么我为什么要拥有一辆呢?这就是现在很多专车用户的想法。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让社会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同时也减轻了人们的经济压力。互联网正在打破壁垒,拉平世界。被互联网改变的一代人所认为的高贵也随之改变。很难说未来人们会认为什么是高贵,拥有一辆豪车当然仍然是很厉害的事情,但拥有一个可以享受特殊服务的账号,或者拥有多到可以预约直升飞机接送的网站积分会更让人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