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像可口可乐、杜蕾斯这样的品牌,大家都很乐意和它们互动,反而到了地产品牌和楼盘项目上,大家就不乐意和它们互动了呢?
我们可以来简单聊聊这其中的原因。
地产营销,为什么没人乐意和你互动?
(一)大家可以想想平常高频消费的饮料、食品、服装……既然是高频消费、经常购买,接触的机会本来就多,互动起来也有天然的优势。
要是互动环节设置得很简单、很有趣,参与的人自然就多。如果价格不贵的话,还可以马上互动、马上购买。而房子呢,别说30岁之前只消费一次,可能一辈子也就是消费个1-3次,接触机会这么少,自然很难互动。
(二)整个地产产品的主力消费者年龄都偏大,而互动营销玩得比较好的,例如可口可乐、杜蕾斯还有各种手机APP,主力消费群体都是85后、90后。
地产互动营销的困局是:买得起房的人不乐意、没时间和你互动,而有时间又乐意和你互动的人,又不买房。
(三)消费者都实在得很,不好玩的不会理、不有趣的不会转。别说是地产互动了,就算是各种大品牌的互动营销,做得不好的,一样没人理睬。
因为所有的广告本身就是没人愿意看的东西,你还不做得有趣、好玩,谁理你呀。
尤其是线上的互动,你的对手可不只是其他竞品做的互动活动和广告,而是所有占据消费者注意力和时间的各种网络段子、大号文章、美剧韩剧日剧、综艺节目、明星八卦……
(四)和几块钱的饮料不同,尝一下不好喝没关系,反正也就几块钱。但房子就不同了,试错成本太高,首付都得几十万,喝半辈子饮料也喝不到几十万。
所以,你可能会因为一些品牌的互动营销、明星广告而去尝试它的新产品,而不太可能会因为一个互动活动或广告而去买一套房子。对于要住大半辈子的房子来说,互动营销和广告做得再好,都不如房子品质和价格来得实在。
(五)地产产品和日常消费品不同,日常消费品都是批量化、标准化生产出来的,你在上海买的可乐和在北京、深圳买的同一品牌的可乐,在质量、口味上都是一样。
而地产产品却不是这样,你可能很信赖某一个地产品牌,但是你在深圳买的这个品牌的房子,和你在南昌买的这个品牌的房子,在产品质量、物业服务上就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每一个地产品牌旗下都有N多种不同的产品系列,即便是同一个产品系,在不同区域不同城市都会诞生出完全不同的楼盘。
房地产,因“地”的不同,而“房”也自然不同。那么,消费者该如何去参与地产品牌和楼盘项目的互动呢?
有的时候,当一个地产品牌在努力通过全国型的互动营销战役来提升整体品牌的知名度和好感度的时候,冷不丁地在某个城市爆出的产品质量问题,就很有可能毁了这场精心策划的互动战役。
(六)日常的高频消费品,如果产品不被淘汰的话,可以卖上几十年甚至一百年。而地产楼盘则不同,视楼盘体量大小,销售周期通常都在1-3年之间,个别的超级大盘销售周期会更长一些。
如果只是卖个1、2年,但产品线又比较丰富,推售过程里要在不同产品之间转换,便谈不上有长期、持续的针对某一类消费者的互动,所以也很难在大众传播领域当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和很高的认知。
(七)很多开发商的营销企划人员都面临着推广周期短、销售任务重等压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是什么方式见效快就用什么方式。
而互动营销这个手段,在高频消费品上拉销量有时是挺见效的,但在卖房子这种低频、大宗的消费品上,往往就没那么给力了。
所以从效果来说,不少开发商是不太愿意做互动营销的,尤其是花大钱去做。有时候做也只是为了赶个潮流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博个曝光度、刷下存在感而已。
(八)这个是很多开发商不愿意做互动营销的真正原因,因为营销推广费用总是有限的,得花在真正的刀刃上。
而开发商通常所认为的刀刃,就是那些只有富裕阶层才会经常接触到的媒体,比如说高档商圈的停车场广告、航空杂志等。
(九)除了专业技能上的短板,还有一点导致了地产互动营销很难做得好玩——试想一个背负着十多亿、几十亿销售任务的人,你能指望他会做出或者接受既轻松又好玩的东西吗?
一切跟卖房无关、不能传播产品卖点的互动和广告,大概率都会被PASS。
上述原因,只是我个人对于地产互动营销的一些主观和片面的思考。写这篇文章也不是为了唱衰地产互动营销。
忘了是谁说过的鸡汤:学习失败比学习成功更为重要,因为成功的方法各有不同,而失败的原因却大体相同。
在互动营销推广领域,大家都见过不少或真或假的成功案例,但他人的成功无法照搬、复制,而且所谓的成功案例也不可全信。只有清楚了他人失败的原因,才可以让自己少掉陷阱、少走弯路。
既然已经了解了消费者为什么不乐意和地产品牌、楼盘互动,那么你心里对于如何做出有趣、有效的地产互动营销大概也有了一二解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