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联想控股在香港上市,这篇文章是马雪征谈柳传志系列文章之一。作者马雪征1989年加入联想,认识陪伴柳传志近30年,是柳传志的身边人。马雪征说,柳传志在联想表现出的远见、果断和责任感令人钦佩,甚至影响了她的人生轨迹。
▌柳传志的“宽心”术:永不埋怨
这两天,联想控股在香港正式开始了全球路演,外界给予了联想极大的关注。看到这些报道,我的脑海里不由自主浮现出27年前,我们第一次去参观香港联想时的画面:在香港柴湾工业区一个拥挤杂乱的小楼里,柳传志在一群穿大裤衩、光膀子的工人忙碌的身影中,给我们讲联想未来国际化的梦想。
这些年经常有人问我:如果当时你没离开中科院,好好做你的处长、走你的仕途,你的人生会怎样?
回答这样的问题,还是从1992年和柳传志一起做火车硬座的经历说起。
1990年,我离开中科院加盟联想,先是在总裁室工作,从柳传志的助理做起,当时几乎将联想当时的各个部门都实习了一遍。工厂做过,也卖过打印机,做的也都是一些小事,和我以前在中科院经常接待诺贝尔奖科学家、接待高级别的外宾相比,真是有很大的落差。
1992年,我陪柳传志从深圳到广州出差,当时的条件,只能做硬座。就在那个咣咣铛铛的硬座火车上,柳传志和我讲了很多如何适应企业工作的心里话,直到现在,那个场景,那些可能影响我一生的话,我都无法忘记。
在大家眼里,我是“资产阶级小姐闹革命,从城市到延安”,关于我在中科院时从处级干部升任副局级干部时遇到的困扰,柳传志也是很清楚的。
在拥挤的火车上,柳传志对我说,“雪征,你要知道企业做事情是以结果来考核人的,不是考核过程。面对结果与过程,任何时候都不要埋怨。不要埋怨领导,不要埋怨环境,也不要埋怨对手或者你的同事,你只能埋怨你自己做的不够好。”
柳传志还说,企业和体制内最大的不同,就是企业是为了做事而做关系,不是为了做关系而做事。我们做的事情是我们的事业,如果把这个想透了,你就不会觉得委屈。
柳传志在中科院时一度调到科学院的干部局工作,但很快就发现自己不适应这个工作。柳传志说,当时他有两个选择,要不好好做下去,也会做得很好,要么就离开,但是他绝不会坐着这个地方又不干事还发牢骚,这是没有用的。
这些话彻底扭转了我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那次漫长的硬座之旅,使我终身受益,而1994年,柳传志也用他的亲身经历,再次让我在实践中懂得了这些话的真正含义。
当时,联想准备在香港上市,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当时红筹上市在香港的不多,大概也就那么两三家,真正实现上市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晚上,为了向一名负责相关工作的处长汇报工作,柳传志带着我和另外一个同事在冷风中等了将近3个小时,天那么冷,但是柳传志一直乐乐呵呵的,没有任何一点埋怨的意思。他还一度怕我们饿着,让我们去吃点饺子。因为怕错过和处长汇报工作的机会,我们还是没有去。
还有一次是在香港,也是为了向相关人员汇报情况,柳传志带着我在酒店大堂等了很久很久。最后,终于争取到了说上几句话的机会,其实就是这个人从酒店门口走到电梯间这短短的不到一分钟时间。[NextPage]
后来,每当说起这些细节,柳传志总会和我说,雪征你千万要记住,我们是要做大事的人,永远不能埋怨。
中国有句古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和柳传志共事的17年间,我经常会想到这句话。也是在这17年间,柳传志用这种“做大事、不埋怨”的态度,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狂风巨浪。而我自己,也在随后的工作中真正感受到了这种心态的好处。
1997年前后,香港联想出现财政困难,在我几乎每天都要往返于各个银行之间算利率、争取贷款的时候,我真的没有一点难受,也从不觉得委屈。后来,联想并购IBM PCD,需要国内6个部委都一致通过,虽然工作量巨大,但是我心里很坦然,我的动力,就是要把事做好。
即便是到了现在,我离开联想集团从事投资工作,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深圳到广州的那辆火车上,柳传志对我说的那句话——我们是要做大事的人。
▌柳传志:“你要学会带队伍”
与柳传志工作过程中,他的一次发怒让我彻底知道了何为“带队伍“。
我还在中科院工作的时候,别人总和我开玩笑说,马雪征上至副总理下到车老板都能聊得来,扫地购物办签证,样样都很精通。反正很多小事儿我都能做,也喜欢琢磨。
到香港联想工作后,虽然柳传志经常讲搭班子、带队伍,也多次提出希望我能够多带队伍,不要太陷在各种小事里,但我没有特别放在心上。
有一次,柳传志要去内地出差,我又很麻利的帮他订好了酒店和机票,还做了签证延期等工作,完成后,我愉快地跑去和柳传志说,机票酒店都订好了,如果需要,我可以和您一起去,如果不需要,工作也都已安排好了。
柳传志这次是真忍不住了。他很严肃地和我进行了一次谈话,几乎拍了桌子。他说,“雪征,我真的希望你能多花点精力去研究如何带一个团队去打仗,将来公司有更多工作需要你去处理,希望你可以承担起更大的任务。”
说完之后,他竟然非常坚决地让我把机票和酒店全都退了,让秘书重新订。当时香港联想还是家小公司,大家都非常节省,退订机票要承担不少损失,我和柳传志说,就不用这么费劲了,有和秘书解释的功夫,我自己早就订完了。
他毫无商量余地的说,“这次必须这么做!”
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坚决,让我记住要提高自己的站位,做更大的事。后来只要谁和我提起订机票,我就会本能的全身一激灵。我也在那一刻,知道了柳传志的良苦用心,也知道了“带队伍“,心中要有更大视野的真正含义。
后来十多年以后,在我牵头进行收购IBMPC的谈判,我们100多人的谈判队伍,进行了13个月的谈判工作,最高峰在香港的会展中心开了13间房,分成13个谈判小组,整体进行的非常顺利,没有走漏一点风声,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当初柳传志那次退机票事件的一记重锤,我真的领悟不到带队伍、调动每个人积极性的真正含义。
除了这次退机票事件让我记忆犹新外,还有一次是关于“职业经理人“的讨论。
当时应该是2002年左右,联想内部有一个高层的会,讨论“职业经理人和公司主人“的话题。当时,柳传志问我,“雪征,你认为自己是职业经理人还是公司主人?”我回答说,“我是职业经理人啊。”因为,我当时对职业经理人的理解就是“诚信和专业。”
柳传志告诉我,他对我不是这个要求,他是要我“把命放进联想”,希望我真正以主人的态度去做这份事业。当时,虽然我没怎么反驳,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错。做一个诚信、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有何不对呢?
多年以后,当我站在柳传志身后,看到他一次次以公司主人的心态,带领联想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帮助联想攻占一个又一个高不可攀的山峰,我才真正明白柳传志那番话的真正含义。
▌让联想沸腾的 “全员持股”
前些天一个记者问我:和柳传志合作了17年,你如何评价柳传志?我当时的回答是:“担当”。
1997年,在完成对北京联想的整合后,香港联想的股票有了一个非常好的上涨趋势。在这个时候,我向柳传志提出,香港的股市上有一种方式叫“员工持股权”,联想是否也可以实施。
柳传志的热情超出我的意料,他非常支持这个计划。后来,我就按照当时国际通行的做法,做了第一版计划,能拥有持股权的范围大概有几百人。而当我把这个计划交给柳传志之后,他很不满意。
他说,“雪征,我要的是全员持股。”
当时我和柳传志意见有分歧。我的理由是,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员工持股权给的都是对公司业绩有直接影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而那个时候,包括一些工厂的工人在内,联想大概有几千人的规模,如果全员持股,又涉及内地和香港,后续的执行会面临极大难度。
柳传志还是很坚持。他说,联想将是第一个施行员工持股权的中国公司,要让大家都感觉到每个人都是公司的主人,哪怕一人一手(2000股)都得给。
虽然我有不同意见,但还是按照柳传志的要求做了一个“准全员持股权计划“。那是一项极度复杂的工作,到现在我都觉得不敢想象。然而,当这个持股计划一公布,整个联想都沸腾了。大家群情激昂,充满斗志,他们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公司的主人,这间公司的长远发展跟每个人的努力息息相关,而我也终于懂得了柳传志的用心。
很多人评价柳传志,说他是一个“孔雀+老虎”型的领导者,善于表达,喜欢鼓舞别人,同时目标导向,行事果断。只有在他身边工作时间长了,才知道他永远把公司整体利益和员工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才是他始终坦荡从容的原因。
2000年以后,互联网泡沫破裂,所有公司的股价都受到影响。联想也不例外,公司管理层压力很大。这个时候,柳传志实行了高管持股政策,这也成为联想日后成败的关键,企业因为有了自己的主人,才能走得更远。
还是回到“担当“这个词,认识柳传志近30年时间,对这个词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有的人很有能力,很聪明,但是不一定有担当。尤其是作为船长,当一次又一次面临疾风暴雨的时候,你才能看到一个人是否真的能扛住责任和压力,真正做到有担当。
下一篇:创业必踩的坑,你踩过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