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美国纽约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日本藏家收藏的一只建盏拍出7800万天价。翻阅史料,另一只被列为日本国宝的“曜变天目盏”早在大正年间(1912-1926年间)就以相当于当时1500套别墅的价格成交。
“每次看到这些,我心里五味杂陈,还有些生气。”让福建人郑晓涌耿耿于怀的原因在于:这些日本国宝全都来自中国。与对岸的风光不同,福建本地懂得建盏工艺的师傅最少的时候仅剩十余人,“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好在近几年,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盏重现曙光,尤其是互联网让建盏文化传播得更快更远。包括郑晓涌创办的沐仙生建盏在内,一大批闽商借助百度推广、信息流等新营销形式,让这一古老技艺回归商业主流。
三顾茅庐赴建阳,走访最后的建盏艺人
十几年前,即便在福建,建盏也非大众产品。当时还在做礼品生意的郑晓涌,对工艺品有一种职业上的敏感,偶然的机会在朋友那里看到建盏,当时就着了迷。“艺术品最重要就是要有感觉,我从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建盏,马上从别人手里买了几只。”刚开始,郑晓涌考虑把建盏当成礼品来运营,但随着了解的深入,他觉得不应止步于此。
“不像青花瓷是画上去的图案,建盏的花纹都是在烧制过程中随机形成的,每一只盏都独一无二,它们的美都来自天地的馈赠。”但让郑晓涌忧心的是建盏师傅的凋零,多方打探之后他才知道,当时在世的建盏师傅不过十余人,且全部聚集在建阳一地,即便不考虑质量,早年的出产量甚至不足以支撑礼品市场的规模化运营。
郑晓涌决定要去建阳走访学习,深入了解。在当地朋友的引荐下,一个个地找到师傅,登门拜访。“第一次、第二次,师傅是不会跟你说很多的。他们觉得做建盏是个苦活儿,当时国内市场也不好,你得让他们看到你的诚意。“郑晓涌一有空就来建阳找师傅,终于用自己的诚恳打动了建盏师傅们。
老祖宗丢的国宝,我们再造出来
建盏的门难进,但一旦师傅开了门,就是有问必答。在很多历史资料都已经失传的情况下,郑晓涌靠着师傅耐心细致的口授,了解到了建盏的整套工艺流程。从对底料矿釉的选择到拉胚、修胚、晒胚再到最后出窑选品,6步、13道工序、1300度高温,每个细节他都了然于胸。
但郑晓涌并未急迫地投入建盏行业,因为十几年前建盏刚刚在国内被重新发掘,还并不是经营生意的好时机。闽商作为中国一大商帮,“爱拼才会赢”的精神让他们在全球市场都闯出局面,然而它们的拼搏是建立在理智洞察市场趋势的前提上的。
建盏的流行与古代“斗茶”风气有关。而随着中国人饮茶习惯的变化,斗茶之风不再,建盏逐渐淡出了主流商业视线。因南浦昭明禅师来中国后,将南宋径山寺茶宴仪式带回日本而形成的日本茶道,是建盏在日本享有高地位的关键。在郑晓涌看来,老祖宗丢了的国宝不能只靠买回来,既然建盏是中国人造的,那就再造出来。
终于,这个机会被郑晓涌等到了。“2002年时,有个美院教授去了建阳发现建盏,后面又做了很多工作,到2014年市场开始流行了。“一直和建盏师傅们保持密切联系的郑晓涌提前发现市场的变化,2013年就在福州市骏派商贸有限公司旗下创办了“沐仙生”建盏品牌,开启这一事业。
互联网时代的建盏传承,“曜变”福建新名片
建盏师傅从可以轻松叫出所有名字的十余人,发展到今天已经多达两千余人。借助于自己遍访名师期间积累的人脉及口碑,“沐仙生”与包括首次再现曜变技艺的路金喜老师在内的众多国内一线建盏大师成为合作伙伴。“生产不成问题,可销售依然是个难题。”就算到现在建盏市场看起来挺好,但还远不饱和,我们企业去参展时就发现,80%的人还是不懂建盏。”
刚开始只靠朋友、以及做礼品市场的经验来销售建盏,但很快他就发现,北方市场对建盏的认可程度比福建本地还高。为开拓市场,郑晓涌锁定了百度——“大众对于建盏的认知度不高,就会习惯性地到百度去搜索、查询,所以我们在百度做的推广就更容易被目标客户看到。“在行业普遍对互联网广告缺乏了解时,郑晓涌通过自己之前的经历和认识,审时度势选择了这么一个渠道。当2015年不少同行仍在探索商业模式时,沐仙生就早早用百度获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
之后几年他也陆续尝试了一些其他资讯平台,“有的也有效果,但是效果不是非常明显。”对于百度正在主推的信息流广告,近期郑晓涌也有所尝试。“信息流有信息流的用户,搜索有搜索的用户。我们就是选择一个值得信任的平台,然后把不同的产品配合着来。”
信息流广告、AI的营销工具、大数据能力,百度正通过自身在技术和营销领域不断深耕的营销产品和工具,为闽商等企业家们在互联网的大潮下提供营销革新和市场拓展的新思路。而“搜索+推荐”的两大引擎助力,更是让百度通过人工智能、不断深度学习,将智能化的精准营销与深层次用户需求洞察做以强匹配,不仅助力企业家精准锁定目标用户,也提高了营销的转化效率,而这正是未来所要求的营销大势。
“建盏是福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十几年过去,早已从建盏爱好者变成建盏从业者的郑晓涌,不变的是对这门工艺的痴迷。
纵观闽商群体也可发现,闽商闯遍全球,靠的不仅是对货物的互通有无。对技术的掌握和钻研,代代传承的“匠心”执着,才是裹挟于“爱拼才会赢”的闽商精神外壳之下,那朵生生不息的灵魂火焰。
“我一直想做建盏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为什么愿意花这十年的时间去了解建盏,理由很简单:这世代相传的非遗工艺是福建和中国的骄傲,有义务让更多人了解它。”郑晓涌通过和百度的合作,打通建盏文化的全国输出渠道。曾经被很多人以为早已从历史中落幕的建盏,在新闽商的热情下,正在曜变成新的福建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