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戛纳创意节进入尾声,腾讯社交广告Meet China Studio也迎来最后一场圆桌会议。本次,腾讯有幸邀请到:Withinlin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倩玲(Bessie Lee);腾讯集团市场部ECD王彦铠(Akea Wang);广告门CEO劳博。一齐从媒体与评审的角度,共同探讨戛纳65年来的变与不变。
李倩玲和王彦铠都是今年戛纳的评审团成员。有过戛纳评审的经历后,是否对戛纳有什么更深刻的认识?
李倩玲:我评审的奖项类别是Innovation。比较幸运的是,Innovation评审流程,最后会邀请入围的20家公司,与我们进行面对面的案例呈现。这个互动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这次做过评审后,对戛纳的获奖作品油然而生一份敬畏。
同时对创新这个品类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在评审的过程中一直在探讨,这里“创新”的定义是什么。很多时候,代理商不是技术创新的源头,他们是帮助原创的团队将他们的创新放大。所以我们希望透过这个奖项,传递给行业一个信息:代理商找到真正有意义的技术公司合作,以最快的速度将技术普及到更多的人。
王彦铠:今年SDG类报奖作品898多件。最后得奖作品29件。若扣除重复得奖的严格说大概只有15个作品跳出来。还有,中国与西方的作品为什么差异大,为什么欧美国家的作品更容易出跳,这是格局的问题。西方国家擅长用世界格局的方式讲故事,引发公民意识,改变看法甚至改变律法。中国擅长点对点解决问题,目标小而明确。相比之下,议题小力道也就显得弱。同时,作为评审,我也想对每一个参赛者分享:想清楚来这边的目的是什么。你会发现那些能见度高的、有影响力的、最后才能获得评审的青睐。找到自己在行业的价值。实力永远是最重要的。有没有得奖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对于今年获奖盘点,广告门作为戛纳独家合作的中国媒体,多年参加戛纳有什么新的发现?
劳博:今年是广告门第十年来到戛纳。广告门从第三年起便得到戛纳的官方认证。戛纳今年参赛作品,从去年4万1千件减少到今年3万5千件。从入围名单到获奖名单,这么多年我门最关心C开头——China。
今年来说,中国的成绩并没有太大的突破。纵观十年的观察来看,最开始戛纳是4A公司的游戏,5年前开始有互联网公司的创意部门加入。获奖率来说,中国十年来60%以上获奖作品都是公益稿。对于这样一个现状,我们需要本土公司更与国际接轨,同时需要4A公司真正发挥自己的能力优势。
而从媒体来说,戛纳与每年的年度最佳广告主有很多互动。其实我们希望看到戛纳不仅跟单一的最佳互动,而是跟整个媒体圈有更多的互动。
王彦铠:补充一个今年的数据:以往年得奖率还有5%-7%,今年基本控制在3%。金奖仅0.5%。
越来越多大型公司成长为社会型公司,在公益方面的尝试,对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
李倩玲:现在有越来越多社会责任广告的呈现。拿宝洁作为例子,护舒宝做了一个广告“像女孩一样跑步”,唤醒大家对于女孩青少年自信心滑落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司不仅仅是为了商业目的做广告,而是带出社会责任的讯息。通过商业的投放,并不是纯公益广告,用社会责任的角度,可能会达到比公益广告更有效的。
最后,用一个关键词形容今年的戛纳?
劳博:挑战。
今年整个戛纳时间变短,人流量有所下降,参赛作品数量减少;赞助商部分也在缩水。
李倩玲:淡&旧。
期待看到未来戛纳形式上的改变;同时鼓励更多年轻人来戛纳。
王彦铠:刺激。
试想一根针轻扎在身上的感觉。创意人都需要接受这样的刺激。看看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做事的方式,想创意的方式。刺激自己看到更好的作品,让自己学习更多,输也要输得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