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纺织材料融纺织、电子、医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等多技术于一体,可感知环境变化,并依此作出反应,在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劳动条件,满足特种行业需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智能调温、形状记忆、智能变色、电子信息等智能纺织材料正从可穿戴技术及更宽的领域发展。
智能调温纺织材料
目前智能调温纺织品技术正向高性能、高技术水平、大规模产业化方向发展,智能纺织品的技术研发、服装设计和操作便利性设计等方面不断满足人类对智能产品的需求。
Mid6技术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智能调温潜水服SmartSkin,其外层是闭孔氯丁橡胶泡沫材料,中间夹层是温敏性水凝胶与开孔的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复合物;美国Triangle公司合成了直径15~40μm的微胶囊,这种微胶囊具有吸放热的作用,将其整理在织物表面,就使织物具有温度调节的功能;葡萄牙纳米技术和智能材料中心(CeNTI)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由淀粉制成并内含微量蜡状物质的纳米微胶囊,可永久附着在衣物上,随着人体温度的变化,微胶囊会随之吸热融化或放热凝固,从而保持人体温度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
我国智能温控纺织材料研发和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国内已有部分企业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研发出了多款智能调温纺织品。例如香港福田实业集团与美国杜邦公司合作,采用Outlast相变材料微胶囊技术,生产出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针织面料,制成了“Fountian”牌温度响应型智能服装;恒天海龙股份有限公司同天津工业大学合作采用微胶囊技术开发的具有蓄热、放热双向温度调节功能的“耐高温相变材料微胶囊及高储热量储热调温纤维”,实现了发热、蓄热、保暖的衔接,提高了人体穿着冬季服装后的灵活性;安伯士国际集团和河北省雄亚纺织集团共同将太空相变调温纤维与进口高级洛科绒合成,设计出了相变智能调温纺织品,而且还推出了国内首款具有“冬暖夏凉”性能的服装。
智能形状记忆纺织材料
智能形状记忆纺织材料综合实现以下3个目标,绿色环保材料的设计、高记忆性产品的研发以及产品的批量化生产,是目前形状记忆纺织品的主要发展方向。
国外在形状记忆纺织品的研究起步较早,市场范围大、整体技术水平高、数据源丰富、智能化程度高。目前,在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等地有关形状记忆纤维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英国纺织机构在研制防烫伤服装时,对形状记忆合金类智能纺织品成功实践,将镍钛合金纤维进行加工并固定在服装内部,一旦接触高温形状记忆纤维就会被激发,达到防烫伤的目的;日本三菱重工的一个子公司开发出了一种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聚氨酯类新材料Diaplex,这种膜与外衣面料层压复合,不仅表现出高拒水性,而且通过对热量释放的控制,可对穿着者新陈代谢释放的热量进行智能性响应,适用于制造具有形状记忆且能在环境温度较高时产生散热和水汽通道的多功能智能服装,目前已有此种材料的商业化产品,如智能运动服、登山服等。
国内一些企业或研究机构在智能形状记忆纺织材料研发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天津工业大学利用后处理技术对纤维进行处理,设计出了热致感应型形状记忆纤维;香港理工大学形状记忆研究中心发明了纤维素基形状记忆纺织品,并深入研究了智能形状记忆纤维的组成、结构对形状记忆温度、恢复力和记忆效果的影响,在温敏形状记忆聚合物、形状记忆面膜等方面的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智能变色纺织材料
这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效益的智能产品,在纺织、军事、娱乐、防伪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智能变色纺织品技术朝着高实用性、高安全性、高智能化方向发展,变色纤维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以及智能化设计等全方位满足产品应用的需求。
目前,智能变色材料的研发技术主要分为2类,一是对变色纤维的直接研发,如后整理技术、接枝聚合技术等,设计出具有不同功能的变色纤维;另一种将变色染料与纤维的结合,如微胶囊技术。
日本Kanebo公司将吸收350~400nm波长紫外线后由无色变为浅蓝色或深蓝色的光敏物质包敷在微胶囊中,用于印花工艺制成智能光敏变色织物,采用这种技术生产的光敏变色T恤衫早已供应市场。
近年来我国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发了智能变色纤维,整体水平紧跟国际先进水平。例如,石狮森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在衣服内层植入自主研发的“柔屏”产品,实现服装的自动变色,且能呈现各式各样的灯光图案,满足当今年轻人对时尚纺织品的追求。智能变色纤维与传统服装制造技术结合,实现了服装智能变色。如深圳智裳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光的传导原理,结合互联网技术与电子传感技术,设计制造出智能变色婚纱,且能实现手机APP远程控制,一键变色,自动闪烁。
电子信息智能纺织材料
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作为不同技术领域的融合产品,正朝着多系统结合、多功能化、优异产业结构与产品类型的方向发展。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的主要技术包括3类:第一,对外部环境和条件进行感知的技术研发;第二,反馈功能的技术研发;第三,响应功能的技术研发。
目前,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国外对于电子产品与服装的融合,已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如加拿大OMsignal智能服装开发公司发布了在服装内嵌入传感器的智能服装技术,能追踪心率、呼吸频率、呼吸量、运动状态、热量消耗、运动强度以及心率等信息;英特尔联手建筑学运动服装设计师Chromat推出“响应式服装”,智能服装搭载了英特尔只有纽扣大小的硬件平台Curie,利用传感器收集的心跳、体温等人体生理信号,并通过在衣服中集成的形状记忆合金进行衣服变形。
我国在应用电子信息智能纺织材料监测人体生理指标、收集运动数据、智能化理疗、服装微气候监测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电子信息纺织材料在国内已有部分市场。例如,东莞市南耀智能服饰有限公司研发出的智能理疗内衣,可通过APP操控内衣进行智能健康按摩,实现纺织品与人体健康的结合。
目前,我国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研发主要以具有传输信号功能的导电纤维和织物技术为主,并加大了人体生理指标与传感器、系统结合的研究投入。该类智能纺织材料还需解决电子传感设备给服装洗涤带来的不便问题和穿着舒适性等问题,并需进一步优化产品类型,加快产品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