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2017年年底,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和新零售变革的基础技术,AR(增强现实)的应用创新火爆了起来。
在圣诞销售季,宜家不仅为1.4万名工作人员提供VR头显,而且投入了可以查看超过2000种家具的AR应用——相比于偏理想化的VR应用,AR增强现实应用要现实得多,只要消费者手中有一个智能手机,就可以让宜家店面变成一个虚实结合的新商业物种。
在国内,京东则在12月20日推出“AR视界”,通过混合现实技术,可以让消费者在线看一款冰箱时,能“打开”冰箱门查看内部结构。
同样是在12月,阿里巴巴和星巴克合作,在上海创造了和人们印象中不一样的咖啡店。让顾客能够通过手机 AR “扫一扫”烘焙机器,即在店里“看见”咖啡的加工过程,乃至每个器皿如何发挥作用。
应该说,AR应用的加速落地,对文化产业的新产品拓展、展现方式迭代,以及传统商业渠道的洗牌,都会带来意义深远的助推作用。
宜家店面的AR延伸
先看一下宜家在圣诞节已经可以使用的AR应用IKEA Place。
家居用品巨头宜家的IKEAPlace,可以与苹果新的ARKit技术和iOS 11配合使用。仅仅酝酿了7周的时间,该应用就已经覆盖了2000款产品,包括宜家所有的沙发、扶手椅、脚凳、咖啡桌和许多储存解决方案。
IKEA Place从字面意义和象征意义上就提供了一幅场景,让我们看到手机改变购物的方式的可能:用户在手机上下载该应用程序之后,可以使用设备对想要放置宜家物品的地点拍一张照片。然后,当用户在应用程序上挑选产品时,就可以将产品图插入之前所拍的照片当中,并将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用户还可以分享或保存这些图片,并使用该应用程序来询问价格和订购产品,然后在当地门店进行购买。(应用程序的后续版本可直接购买。)
与以往类似应用不同的是,宜家将图像以3D物体的方式呈现出来,包括符合拍摄地点光线的阴影以及产品材料的质地。此外,用户在应用程序中移动物体时偶尔会出现的延迟也消失了,而且宜家声称该应用能以98%的准确度自动将型号恰当的产品摆放到所拍图片当中。
宜家数字化转型的负责人MichaelValdsgaard表示,“近几年来,宜家已经在3ds Max(之前被称为3D Studio的Autodesk软件)中拍摄了库存目录,最近已经在使用产品逼真的渲染图而不是照片本身了。”
VR热潮已过,“兄弟”AR却蒸蒸日上
这两年人们都感受过VR的大热潮,即使今年圣诞节前,根据Astound Commerce调查1000名来自美国和1000名来自欧洲消费者的结果,依然发现:有超过1/4(约27%)的消费者表示将使用VR来帮助自己选择产品。
可见,消费者对这些科技创新是持开放态度的。但近两年热闹之后,人们发现VR冷清了下来,作为混合现实的AR则要吃香得多。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实时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3D模型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嫁接在现实世界上。
实际上,和AR有关的应用还有非常非常多,例如利用AR技术来分析食物营养、利用AR来堆积木,苹果公司自家的、利用AR进行表情捕捉实现animoji表情包功能等等。
为何VR遇冷而AR大获成功?
主要一个原因是AR的应用成本更低。如果你想要玩VR,那就得购买专门的VR设备。昂贵的VR头盔自不用说,就算是普通的VR眼镜,也是一笔成本。
此外,这种成本还包括改变用户行为习惯的成本。与VR相比,AR只需要手机就可以实现,完全不需要增添额外的硬件。手机只需要带有陀螺仪、加速度感应器、定位系统、电子罗盘、摄像头等部件即可实现大量的AR功能,而这些部件如今已经成为了智能手机的标配。
再有,AR能广泛应用于大量场合,用户在街头、在车上、在家里都可以把玩AR,但VR就不一样了。同时,AR得到了行业巨头的大力推动——苹果推出了ARKit,而Google则推出了ARCore。
总之,AR的实现要比VR更贴近于现实。VR风口看着像是凉了,但AR应用却源源不断涌现。
阿里和京东的AR对决局面正在形成
在中国,近期阿里巴巴正把 AR 带进星巴克和联通营业厅,以实现更多的新零售形态。
12 月 5 日,星巴克上海烘焙坊开业,在这里,星巴克与阿里合作,后者将 AR 技术与店面密切结合,让消费者有了新的体验方式。消费者能看到庞大的烘焙机,还能通过手机 AR “扫一扫”了解咖啡的加工过程,甚至是每个器皿的作用。
今年 10 月份,阿里 AI Labs宣布开放开发者平台,而在此之前,阿里已经做了不少的 AR 尝试。例如,从去年双 11 开始,阿里提前会开启 AR 捉猫猫抢优惠劵活动,而今年,随着苹果 ARKit 和谷歌 ARCore 平台的发布,阿里在 AR 上的尝试也越来越多样化,不仅仅是“双 11”前“捉猫猫”,还有开启AR任意门与明星互动,甚至让范冰冰的虚拟分身直接穿越到消费者家里。
阿里巴巴的对手京东也没有放松在这个领域的布局。去年12月,京东发布“天工计划”,以3D建模、自动建模工具为技术核心,旨在利用技术构建全新的电商购物体验。而今年12月20日,京东发布天工计划2.0,此次升级带来了京东天工AR开放平台、京东AR视界、京东试试三大业务产品。这三个业务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具革命性的虚拟购物体验。例如,当消费者在线浏览一款冰箱时,除了可以720°地查看,还能够“打开”冰箱门查看内部结构。
不仅如此,3D的展示模式为商品融入了更多丰富信息,像冰箱的制冷系统、食材的保鲜系统、冰箱容积都可在3D画面中以动态效果表达出来,极大地丰富产品的表现形式,使原来只能通过文字和图片来了解产品的方式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据透露,目前京东也在针对Google的ARCore和苹果的ARkit进行开发,提升目前已有的AR购物体验。
而对于行业的合作伙伴来说,京东会通过技术开放、资源开放、服务开放带来积木化的AR+无界零售解决方案。
相比于阿里和京东的热闹,另一互联网巨头腾讯自然不会闲着。
今年12月15日的消息显示, QQ新推出了“QQ-AR”功能:用户拿起手机打开QQ软件,通过右上角的“扫一扫”对准杂志封面,封面上的人物就动了起来,为用户读一首诗或演出一大片;扫一扫饮料瓶上的表情,就可以在手机屏幕里看到相关动画……
“QQ-AR”的目标,旨在以手机为媒介,人与物体间产生有趣的互动。
从渠道到服务,“虚拟上门服务”推动w服务环节迭代
AR的新应用,还不仅在营销和渠道环节发挥作用,在服务环节的创新也正在出现。
12月20日,波特兰初创公司Streem宣布完成17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Streem旨在通过增强现实(AR)、现场直播和智能手机等,帮助上门服务的技术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时间成本。
Streem的应用主要是在专业人员亲自上门维修前,先通过“虚拟上门服务”对问题进行判断,并准备好所需要的工具,从而避免浪费时间。除了技术人员外,客户也可通过Streem的应用将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高清视频发送给专业技术人员,让他们通过数字工具箱进行测量和标注等。计算机视觉技术能自动检测出家电的品牌和型号,技术人员可直接使用激光笔进行指导,并在3D投影上用箭头进行说明。该应用是基于苹果ARKit创建的,可存储照片、视频、笔记和数据。
Streem首席执行官Ryan Fink表示:“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在工作时有大量的经验可以利用,而通过Streem应用,他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宝贵经验,为自己和客户带来便利。”
如今,除了这些初创公司,诸如亚马逊、Porch、Pro.com、Thumbtack、TaskRabbit等也都在努力寻找上门服务人员与客户对接的新方式。但Streem更关注的是技术人员在上门前对问题就已经进行了初步判断这一步。
观察当前日益明显的AR创新趋势,应该说,AR对商业产业链的改造,不是噱头而是一种重要的工具。
正如嘉御基金创始人、前阿里巴巴B2B公司CEO卫哲所说:传统零售受面积的影响,产品陈列受限,但如果把“虚拟店”搭起来,甚至挑战电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