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足够清晰明确,团队形成高度共识,协同效应最大化,是保证一个项目最高效可控推进的最重要的条件。以上三个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虽然不是一个项目成功的全部条件。但有效的目标管理能够极大帮助项目落地事半功倍,有序推进;而无效的目标管理往往造成大量额外成本,扰乱执行,制造冲突。经历过大量项目的活动运营应该都深有同感,项目管理的有效性确实会对一个项目的影响大到这样的地步。
究其原因是项目管理的工作实际上在一个项目落地中起到了以下的作用:
将模糊的授意或者是导向具体成为可执行、可拆解甚至是可衡量的目标
评估项目的可行性,标识出关键环节和风险环节
统一项目所有成员对工作方向(价值)的认知,保证同时朝一个方向努力
将项目成员之间的工作进行串联,形成协同效应
如果在一个项目执行之前,已经在项目管理这里做足了工作,那么项目基本已成一半。
以上的概念听上去简单,但就日常所见真正能做好项目管理的项目少之又少。以下是目标管理的一些常见误区和失效案例。
为什么目标管理经常失效,常见的目标管理误区
不做拆解直接开跑:拿到领导一个模糊的授意就找上一批人开始落地,简单分个工,各自按照既定套路去做事情。
不知道重点在哪里:第二种好一点,知道自己有一个具体明确的目标了。非常具体明确,也知道哪些事情是对的应该做的,哪些是跑偏的应该及时调整。
但是忽略了结果目标实际上是由各种环节互相作用的最终结果,只知道大概的这个动作和策略可能会带来最终目标的提升吧。但是能够提升多少,指数变化还是线性增长完全没有把握,目标的可实现性有多大,哪个部分的工作是重点或者风险毫无概念。
只定义数字指标:第三种更好了,而且往往做到这一步部分项目已经可以顺利推进了。拿到具体可拆解的目标,进行拆解,定义每个环节的运营动作和过程指标绑定关系,找到重点和风险点重点关注:看上去完美且靠谱。
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很危险的陷阱:数字其实并不能有效传递完整的目标信息。
互相干扰目标:第四种比较惨,辛辛苦苦做了目标管理,统一了目标认知共识,但是在目标设定时候引入了互相干扰的两个指标,团队之间不仅没有任何协同效应,反而不断地在冲突,项目负责人只能不停地协调,整个项目执行造成了大量的额外的沟通成本,几无精力投入到真正重要的项目工作里。(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niaog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