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的必修课
投资
发表时间:2018/2/1
投资
发表时间:2018/2/1
选择是战略层面的行为,而努力不过是战术层面的动作。雷军曾说: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就是告诉我们,要重视战略思考,培养做选择的能力。
把选择这件事,当作一份工作,并且努力做到极致,就是投资。换句话说,投资就是不断地做选择。
如果投资对了,就可以借助腾讯、阿里巴巴这样伟大的企业,四两拨千斤地获得成功。如果投资错了,无论你付出多少努力,都会成为无法收回的损失。
如何持续做出正确地选择,就是我们在做投资时,所要思考的最核心的命题。
所以,与其说选择大于努力,不如说投资大于努力。
投资就是对认知的变现
在学生年代,你判定一个人成绩好,并不是因为他某一次押中了考题,突然考了高分。而是因为他每次考的都不错,发挥的非常稳定,你才认可他的学习能力。
做投资也是这样,靠运气获得一次成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的是,你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所以,要想在投资这门课中,稳定地获得“高分”,靠的是实力。这个实力就是你的“认知能力”。
要想提高投资的认知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研究价值
研究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最核心、也最基本的公式是:股利贴现模式(DDM)。
这个公式,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股票的内在价值等于预期中的,未来一系列收入流的折现和。
通过DDM,人们发现,影响股票内在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分子端是股利,与企业盈利有关;分母端的贴现率由两方面组成:一个是无风险利率,与央行有关;还有一个是风险溢价,代表你愿意为买股票多付的成本,由情绪决定。
所以,大部分时候,投资人都在研究基本面(企业盈利),资金面(流动性)以及情绪面(风险偏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般来说,研究基本面和资金面,是价值研究的主要任务。而研究情绪面,是交易研究的主要内容。
2、研究预期
通过DDM,人们还发现,无论是企业盈利、无风险利率还是市场的风险偏好,都是人们预期中的东西。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只有新消息才会改变预期,只有预期变化才会导致股价波动。
“新消息”对所有人来说是公平的,一致的,但因为每个人的认知能力不同,每个人对“新消息”的消化和处理是不一样的,因此就会产生不同的预期,就会做出不同的买卖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不断出现“看不见、看不懂、看不起、追不上”的情形。
所以,股价就是人们对未来预期的反映,是主观定价的结果。做投资,很多时候就是要寻找“错误定价”,寻找“预期差”,寻找你与大众预期的差别,寻找今天和过去预期的差别,从而找到投资机会。
3、研究边际
无论是研究价值,还是研究预期,关键的是要研究变化,研究预期。
也就是说,投资人,并不关心一家公司现在是不是好公司,而是关心未来它是变得更好了还是变得更坏了。
或者说,投资人,并不关心一辆车现在是快还是慢,而是下一秒,它是变得更快了还是变得更慢了。
如果总量思维是“速度”,那么边际思维就是“加速度”。边际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的认知能力,除了体现在对已经存在事物的理解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变化的判断上。
4、研究概率
如果我们研究透了价值,预期还有边际变化,是不是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我们假设一种极端的情形:有个人工智能,它的认知能力超过常人千百倍,无论对信息的搜集和消化,对人们心理预期的变化规律,还是对交易纪律的把握都无懈可击,是不是就一定会持续地赚钱呢?
最近,网上有个很火的段子,给出了答案。
有人说,这是之所以人工智能也做不好投资,是因为投资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实际上,这是因为,投资本质上是一个概率游戏。
所以,做投资就是尽量去做大概率的事情,并且时刻对小概率事件做好防备。中国的期货大佬葛卫东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混沌理论”,精髓是:过程是可推导的,结果不可预测的。
正因如此,投资行业的老司机才会经常说:要敬畏市场。成功的投资,主要取决于认知能力,但也离不开运气的助力。
5、研究人性
投资,本质上也是一种博弈。
2017年刚刚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的理查德·塞勒,也是一位投资大师。
在他看来: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是不可能存在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行为,必定会受到各种“非理性”的影响。只要能够精准洞察人们的不理性行为,就可以找到赚钱的机会。
2015年1月22日,国际金融巨鳄乔治·索罗斯在达沃斯的一场私人晚宴上
正式宣布他将永久性退休。那天,他留给世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