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转型不等于转行,跨界很危险,传统行业依然有巨大潜力可挖。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这本书里的两个观点,我非常的赞同。
第一个观点,创新无需高科技。不要以为我们是在传统行业,就没办法做创新。传统行业创新的机会远远多于科技行业。德鲁克用他那个时代的数据表明:1980年代,美国的创新企业3/4来自于传统行业,1/4来自于科技行业。
他在这本书里提到了两项传统行业的创新,一个是麦当劳,实现了汉堡包的操作标准化、工业化生产;一个是集装箱,一个卡车司机发明的集装箱,完全改变了港口以及世界航运的格局。
它们都没有用什么科技,但是对行业的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德鲁克讲创新何需高科技,传统行业照样可以做。
第二个观点,创新需要专注,需要在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中长期的积累之后,才能形成突破。创新不是找风口,不是找到下一个要成为朝阳产业的领域。
我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传统行业里,你可以看到朝阳企业;在科技行业里,你照样可以看到衰败的公司。
创新不分行业,不分地区,哪里都有这个可能性,关键是看你自己怎么做。在夕阳行业、传统行业中,我们看到很多的朝阳企业,我给大家分享几个案例,它们大多数是在传统行业。
案例1:餐饮业
餐饮业多传统啊,有什么好做的?能做的事情太多了。最近我走访了海底捞,在我们所认为的夕阳行业中,这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它的创新可以作为彼得·德鲁克这本书中的一个现实案例。
经过长期的摸索,它的创新是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张勇开玩笑说,在餐饮业干了20多年了,才摸索出了今天这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过去我要干的事儿都干完了。
其实这也是事实。他干的这些事现在由他的几百家店长在做,他的激励机制把这些店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
过去开餐馆他自己选址,现在不用去操心了,店长在积极地帮他寻找,帮他思考在哪里开店?这个店该怎么布局?招多少人?一套很好的利益分享机制,把大家全都调动起来,他自己却没有什么事情可干了。
这就是公司经营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这种方法保证了海底捞的快速扩张,同时也保证了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现在海底捞正在跟松下在谈合作,要做后台的无人厨房。我们要再花一点时间,很好的去提炼总结海底捞在激励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创新。
创新何需高科技,实质是说运用高科技。高科技不能够改变经济规律,不能够改变商业的本质。高科技只能帮助我们更有效的解决商业的本质问题。关于技术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进行思考。
案例2:服装业
第二个案例,是做定制西服的红领。只是运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都不算是高科技,而是中科技,甚至是低科技。在市场上,你外包找一家软件商,他就能给你做。关键是你自己要把商业模式想清楚,要把技术的大方案拿出来让外面的公司给你做。
这家服装制造商就用大数据的技术解决定制化服装、个性化服装制作中的重点问题,实现了手工裁缝操作的方式改变成了流水线的生产,大大地提高了效率。但是这个流水线生产之所以成为可能,是有大数据的支持。
我们的创新往往是创新在名词上,创新在口号上,而不是创新在市场中,不是创新在对客户的服务上。今天会有AI的专家来讲人工智能。AI满大街都在谈,但它怎么赚钱?你不能站在街上吆喝:我是一个新公司,产品是AI。这看不见,摸不着。
AI如何把人工智能变成产品,再把产品销售出去?我是平台,上有大数据,大数据将来可以卖,这全都是美好的故事。谁来买你的大数据?你的大数据从哪里来?人家为什么要买你的大数据?扎克伯格卖大数据卖出问题来了,现在被美国国会追着打。
用互联网和数据技术来改造传统行业,提高传统行业的效率,我认为这是一个出路。
在市场上,在企业的经营中,我们需要深入的思考,如何运用技术解决本行业面临的重点问题,而不要去追逐那些新鲜的名词,不要去追逐那些潮流,不要去寻找风口,不要去幻想着卡位卡在什么地方,布局布在什么地方。
这都是工业化时代在技术已知的情况下才可以这样做。在后工业化时代,这种思路已经行不通了。
案例3:传统销售渠道
传统方法比互联网更有效,比如销售渠道。小米在网上销售,销售得挺好。但是到目前为止,华为、OPPO、vivo全都用的是线下销售渠道,销售量不比小米差。那么要思考的问题是,线上销售、线下销售哪一个效率更高?为什么效率更高?不要去追求潮流性的东西,认为不上线就不行。
案例4:金融业
这个案例的小微贷款金融机构,是我的学生做的一家企业。在P2P现金贷遭到监管全面收缩与限制的今天,这家金融机构的业务照常进行,不出意外可以顺利的拿到备案。它的做法正好反过来,不是用互联网思维去做金融,而是用金融的思维去思考互联网如何能够帮助它提高效率。
我一直主张“传统行业+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传统行业”。金融业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由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信贷风险,所以在金融行业,第一要义不是资产规模,不是增长速度,而是风险控制。
如果你不懂风险控制,就不要做金融。目前我们国家的信用环境中,完全依靠线上进行风险控制是不可能的,是不现实的,必须要走线下,但是走线下的问题是成本太高。
于是他们就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用移动技术,用图像识别技术,用互联网技术,千方百计去降低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的成本,从而能够降低利率,能够服务更多的小微企业。
我觉得用技术来解决金融的问题,而不是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来做金融,这也是在做创新。你如果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来做金融,首先连监管这道关你都过不去。
案例5:大数据解决个性化定制的实例
如何用大数据来进行个性化服装的流水线生产?我稍微展开说两个案例,也是我花比较多的时间去研究的案例。
一般来讲,流水线生产都需要标准化产品,这家时装企业却实现了个性化产品的流水线生产。它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客户来了以后,先给你量体,把尺寸量好,过去是裁缝师傅拿皮尺给你量,现在三维技术扫描解决问题。360度三维扫描机一扫,一秒钟就给你量完了。
量体很方便,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身体的三维数据变成两维平面上的尺寸?布片是两维的,三维数据变成两维平面上的尺寸,把它裁下来,再缝起来,这是服装制作的过程。
过去,从三维尺寸画出这个裤子布片的形状,这是一个技术活,必须要有经验的老师傅才能做。定制服装为什么都是小裁缝铺,不能做大规模,原因就在这里。因为一个老师傅,他生产能力有限,他每天就能画这么几十件衣服,每天就能画这么几十条裤子,再多了他就干不了。
现在呢,由机器来干,这边数据采集完进入到系统,系统自动生成。每条裤子做成什么样的图片,自动画出来,这个背后需要数据库来支持。生成了这些图片以后,马上把数据送到了数控裁床,这个机器根据比例,把每一片布都裁好,裁好了。
工作人员在边上站着,给每一片布上钉上一个传感器——IC卡,把它挂在流水线上,就在车间里走。布片走到这个工位的时候,由机器发出指令自动停下来,工人就把这片布拿下来,缝纫机上都有一个屏幕,一扫卡就知道这片布在这个工位上,应该干什么活。
该开扣眼的开扣眼,该锁边的锁边,该缝制的缝制,该绣名字的绣名字,加工完了以后再扫一下,挂回到流水线上,继续往下走。这一条流水线走到尽头,就是打包发给客户的地方。大家注意一下,流水线上的西服,颜色、款式、大小,没有两件是相同的。
这就是个性化的大批量生产。这家企业做的经济效益非常好,现在订单雪片一样飞来,生产能力不够,急着在扩张产能。在时装产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这家企业产能不够用,为什么?
是由于运用了大数据驱动的流水线生产,大幅度的降低了成本,一套西服的售价是市面上裁缝铺售价的一半。这个价格优势,订单当然纷纷涌来,这是毫不意外的。
这家老板跟我说,这是全中国第一个物联网,我跟他说这还不是物联网,不是工业4.0,只算是工业3.2,因为工业4.0物联网是智能的,是AI的。你做衣服用不着AI,不要为AI而AI,而是要问一下用人工智能来解决什么问题?
目前这个企业根本没有用人工智能,因为人类的智能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你用什么机器智能啊。我说你先把这个HI(Humen Intelligence)用好就可以了。
另一个案例是广东的尚品宅配,也是用大数据的方法来解决家庭装修的个性化定制,和刚才那家时装企业一样,在个性化设置上有大数据的支持,在制造环节上有大数据支持,就使得它可以运用工业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来生产个性化的定制产品。
从餐饮业到制造业,从服务业到金融业,这些非常现实的案例说明到处都是机会。
中国处于从资本积累时代到创新时代的转型过程中,谁能够认识到这个转型的趋势,先行一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推进创新,尽量的采用先进的技术来改造行业和企业,就有可能在下一轮的经济发展中取得领先的地位。
作 者:许小年
来 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下一篇:成功投资者的“第二层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