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营销网 品牌 资讯 展会 实战 终端 广告 时尚 汽车 企业 网络 视频 电商 搜索 管理 文化 创业 招商 职场 访谈 智能 AI 物联网 大数据 数字化

多品牌集合店有哪几种组合模式?

品牌 发表时间:2017/11/3  

品牌 发表时间:2017/11/3  

品牌集合店也称为“品牌概念店”,即在一家统一名字的店面里,汇集多个品牌的当季新品。货品种类并不限定于某个类别,涵盖了服装、鞋、包、首饰、手表等多个品种。


为了摆脱传统零售大众化、同质化的困局,更好地传达品牌的特色和文化,诸多品牌或代理商纷纷开始撤离百货店或购物中心,以更多独立体验店、概念店等形式出现。

目前,消费者到集合店购买商品的主要原因是,集合店能够提供一站式满足需求的商品、品牌和购物体验。那么,到底哪种模式市值最高?

无论是叫做“体验店”、“概念店”、“生活馆”等,其核心还是走多品牌集合店路线,旨在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获得一站式的购物体验。

品牌集合店在国外是非常普遍的模式,是以一定的概念和格调为主线,挑选多个(种)在品质、价位、目标消费群体等方面相对一致的品牌和产品混搭,在同一个店面集中展示和销售,以特有的概念和格调赢得消费者认同,以品牌精选和商品搭配方便消费者选购,以个性化和半定制化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零售模式。
国内比较知名的,多是香港和国外进驻内地的品牌集合店,诸如i.t、连卡佛等,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内品牌商和代理商也加入了这一阵营。

集合店有哪几种组合模式?具体来看,是多个商品品类,还是单个商品品类。另一个从品牌渠道开看,是自有品牌,还是外来品牌,或是自有+外来。

❶ 品牌集合,但品类不同

特点:淡化店内产品品牌,细分产品类别,集中售卖


代表:阿里巴巴的“生活选集”、热风的“畹町”


即里面有不同的品牌,品类也不同。比如,马云在去年开的淘品牌线下集合店,“生活选集”(家居为主),与阿里巴巴合作的“素型生活馆”(服装、配饰、香薰、洗护用品等),以及热风的“畹町”(主打生活类产品)。

❷ 品牌集合,品类相同

特点:整合集团子品牌,一步到位


代表:美特斯邦威


即店里是集团旗下的不同品牌,但品类一样。比如,美特斯邦威开的旗下品牌集合店,以及百丽M.A.P集合店,就整合了该公司旗下百丽、思加图、tata、天美意等鞋类品牌。


当然,从业绩上看,近几年百丽集合店的营业情况并不好,这跟顾客的消费和审美疲劳有关。

❸ 自有品牌+外来品牌集合,品类可同可不同

特点:易辨别,聚焦客群


代表:OCE、无印良品、I.T


即店内不突出品牌效应,而是产品。比如OCE、无印良品、I.T等。


提起无印良品,大多都贴上了“生活方式集合店”的标签。但无印良品之所以能稳定发展,很大的原因,在于它在中国是打开这种售卖方式的先行者。从家居,到服饰,再到化妆品,他们都抓住了一个点——跟生活有关的一切东西。


所以,在他们的店内,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睡衣和家居服饰,以及跟家庭装潢有关的产品。就像大家都说的那样,无印良品在日本就是一个杂货铺,而在国内成为了购物中心里的标配,从这也能反映出一个现象——在中国,像无印良品这样的售卖形式,市场体量依然在壮大。

一种集合店组合模式在市场上呈现较多,被认知度也较高。这类的集合店突出的特点是以产品属性分类,细分产品类别,而相对应的则是淡化产品品牌,且集中售卖。

就现阶段来看,集合店在国内市场刚刚起步,还没有大范围成功的、可借鉴的典型案例,但已呈现以下趋势:

❶ 设计师品牌集合店

这类集合店,在国内市场有很多,大部分小杂货铺或者还没成品牌化的集合店,大多是这样的模式。开店方式可以是长驻购物中心,也可是快闪店。


优势:对于设计师品牌来讲,高昂的店铺租金和电商推广费,限制了设计师品牌的数量。而这种将设计师品牌集合起来的实体店,无形中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与消费者低成本、高效率互动的途径。对于集合店本身来讲,免去了设计费、商品囤货量等成本压力。


劣势:产品的质量需要严格把控。

❷ 线上网红店,线下抱团集合

这种形式大家都懂,比如上文提到的“生活选集”就是马云“新零售”的试水雏形。对于目前市场体量来看,阿里巴巴所发挥的作用也许会更大一些。

❸ 大集团将旗下品牌集合在一个店内

这也是上文提到的一种集合店模式。而这种将旗下集合起来的形式,就需要集团在市场的占有份额足够大,影响消费者购买力足够强,店内品牌组合和产品设计足够新颖。这样的顾客才能从单品牌的实体店里分离出来。

形式固然重要,但总体来说,还是虚无飘渺的概念化。集合店的实质,并非只在于你有多少产品,有多少响亮的品牌入驻,还要具有强烈的商品开发能力,而谁能异军突起则取决于定位和产品的组合了。

集合店就是把多个品类或品牌的产品集合在一个店铺内进行统一经营,店铺内的产品和经营也由店铺方统一管理的一个模式。

其中,定位和商品组合能力决定你的集合店的未来,是异军突起还是悲情离场。传统品牌在向集合店过渡,或者一开始就想涉足集合店领域的实体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定位。这是关键问题所在。需要明确定位服务哪一类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何种诉求,以及与其他业态的差异性优势在哪里。

第二,商品组合能力,产品的多样性,针对性的风格喜好,以及有限空间内最优化的购物体验,这将成为区分成功和非成功集合店的分水岭。

说了这么多集合店的模式,归根结底就是希望我们现在运营的品牌(不管是集合店还是单独的店)都能越来越好。集合店虽然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但并不是解决品牌走下坡路时的万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