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华为是否会面临人才过剩呢?黄卫伟老师解释说,在单点突破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人才的重复感,会有一定重叠,但光靠规划,资源投入可以很经济,可是从效率来说未必是好的,所以人才方面也要考虑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两者结合,“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这是华为2017年提出的方针,方向明确了以后,可能更需要市场机制,顶层设计反而容易看偏,活力也没有了。组织资源会不会浪费很难判断,但平台在积累,在做厚,在靠近成功,就必须要有一定冗余。但在华为研究领域没有失败的概念,只要证明此路不通也是战略贡献,而且能力在积累,这个意义不亚于成功。
延伸阅读:AI时代华为面临哪些挑战
1、华为是不是已经陷入了创新者的窘境?
创新者窘境的一个很大表现是,在市场上不断追求高价值客户,产品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产生功能过剩,这恰恰给新创公司提供切入机会,逐步用低成本方案把一些优秀大企业给颠覆了。这就是回不去的低端市场所产生的尴尬。
黄卫伟老师认为,华为虽然是一个有很强技术背景的公司,但它有两个轮子进行驱动,一是以客户为中心,客户需求导向开发;二是用技术导向研究,但技术和研究最终又要回到客户需求上。华为手机采用双品牌策略,华为品牌定位于高端,瞄准的是苹果、三星,荣耀品牌定位虽然相对偏低端,但华为始终在为低端市场创造产品,而不是简单通过降价来满足低端市场需求。
华为虽然是以客户为中心,但又不盲目地贴近客户。任正非曾说:贴近客户就没有战略。靠客户太近的话,就只能是满足其短期需求,而容易错过大的战略机会。客户需求,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过程,这样才能做出真正的产品。
2、华为做大以后,多元化是不是也成为一个必然?
黄卫伟老师说,多元化分两种,一种是横向多元化,另一种是产业链上纵向多元化。华为实际上是后一条路线,企业做大以后,业务组合一定是多元化,否则没有办法平衡风险。华为所在通讯行业具有周期性特点, 3G装满了,4G没有来就没有订单,4G装满了,5G没有来就没有订单。通过纵向多元化,华为把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结合起来,存量市场增长的时候,运营商业务可以快速增长,存量市场下降,增量市场又补上去,这样可以帮助度过艰难期,甚至可以在谷底实现弯道超车。
3、大家都在做平台,华为的优势在哪里?
黄卫伟老师说,核心看谁的平台能够更有竞争力,能突破关键技术,能给合作伙伴赚钱。华为和互联网公司有很大区别,互联网公司是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但这种思维模式想走到前面去不容易。华为在自己所处的领域,要做到领先就要聚焦,就要做产业门槛,没有门槛的产业是不值得做的,门槛方面技术是关键,还包括规模、经济、品牌等等。
任正非也在内部强调过,华为不做公共人工智能产品,不做小商品,始终保持在主航道上。AI现在有泡沫的,做得太碎、太浅不可取。人工智能仍然是新生事物,在实现过程中双轨运行,要接受阶段性的成本上升,实现清晰的长期目标,不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华为要的是旗开得胜和最终成功。
4、您在2017年10月,曾总结过华为面临的四大挑战,包括:如何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成功,如何管理创新和不确定性,如何简化管理、激活组织,如何保持长期艰苦奋斗。现在有什么变化吗?
黄卫伟老师回答说,这个归纳没有经过华为认可,我觉得都在进展中,但这四个挑战仍然存在!
黄卫伟老师最后还提醒说:华为值得中国企业学习,但如果不端正经营态度,不树立长远目标,你是从华为学不到东西的。
文章摘自-微信公众号lanxueyanj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