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营销网 品牌 资讯 展会 实战 终端 广告 时尚 汽车 企业 网络 视频 电商 搜索 管理 文化 创业 招商 职场 访谈 智能 AI 物联网 大数据 数字化

打造“工匠精神”,让极致成为一种理念

文化 发表时间:2016/9/26  

文化 发表时间:2016/9/26  

极致,要成为一种理念、一种追求,而不是一种口号。极致,就要体现在产品及配套的服务和体验中,超越用户预期,让用户有一种目瞪口呆的出乎意料。

要打造极致的产品和服务,需要抓准需求、逼迫自己、盯紧管理。

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原本是生产制造型企业对产品品质管控的三大原则,但在实际上,这三不政策适用于所有企业,适用于所有产品和服务,在此,依据逐层深入推进的顺序稍作调整如下:

不让不良品出厂。现在的生产制造型企业绝大部分都有质监岗位,其根本任务就是在出厂前把好最后一道关口。而其他行业中,却严重地缺少类似的岗位,缺少事前控制,缺少事中控制,等到客户来反馈时,只能进行事后控制了,常常是为时已晚。

二战初期,美国空军降落伞合格率为99.9%,每一千个就有一个出事,非常影响士气,军方要求必须达到100%,可是生产商说做不到,于是军方就改变检查质量的制度,从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亲自从飞机上跳下。结果奇迹出现了,不合格率很快降为零。

不制造出不良品。先秦时期《礼记•月令》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这样的文字记载,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如有质量问题,必追究其责任,并给以严惩。

专家在秦兵器上也发现了吕不韦等一些人名,经过研究分析,历史学家认为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所透露的恰恰是秦国军事工业的管理机密。比如,就其中一件兵器来讲:吕不韦是兵器生产的最高监管人;他的下面是工师,就是各兵工厂的厂长,监制这只戈的厂长名叫“蕺”;在厂长的下边是丞,类似车间主任,这位主任的名字叫“义”;而亲手制作这只戈的工匠,名字叫“成”。

专家由此推断:秦国的军工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相邦、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秦国众多的兵工厂能够按照统一标准大批量制作出高质量兵器,金字塔式的四级管理制度是根本保证。

不企划不良品。产品不是开始,而是一个中间支点,满足客户需求的中间支点,在产品之前,就已经而且必须是完成了太多的工作:莲花虽美,但必须有水下淤泥中更长的根茎来支撑,扎不下根,就开不出美丽的鲜花,即便是在戈壁中的胡杨,沙漠中的仙人掌,要想展示令人赞叹的生命力,就必须先向下生长,打牢根基。那些不良品,多是没有根基或者根基甚浅的结果。

现代企业中经常存在的一个典型现象就是: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的产品、没有试验试点过的产品,就急于全面推向市场,结果导致先天不足的事情常有发生。这个先天不足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是否能够抓准需求:产品的市场空间和客户需求是否已经界定清晰,是否能够抓住客户的痛点、痒点或者兴奋点?对产品本身的定位是让产品落地还是拿产品当幌子挂羊头卖狗肉?那些以我为主的做法,力求占领客户心智的做法,现在虽然还是主流,但已经不是企业的市场趋势。

是否已经挖掘到了自己能力的极限:你是对客户竭泽而渔还是对自己精益求精,是逼迫客户到极致还是逼迫营销员到极致还是逼迫自己到极致?对于策划人员和研发人员来说,最基本的是:做好市场和客户需求,深入挖掘市场潜力,不要逼迫客户也不要逼迫销售员而是逼迫自己达到极致,给客户最简约而不是复杂的产品,给客户以方便而不是显得自己机关算尽太聪明。

相比较而言,诺基亚的失败并不是败在不专,其拥有的专利技术和研发实力绝对冠绝群雄,但败就败在只是在一条路上走向极限,而没有开拓新领域,一条路走到黑的创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逼迫自己到极致,最后必然是死胡同。一定记住,不能以专胜强,即便是庞然大物,也经不起丁点的冲击,而方向错了的专业专注和跟不上发展趋势的极致,是更可怕的忽然间轰然倒塌。

以上三个层面,其实讲出了企业自身的关注点和重心在什么层面:第一层面是讲,有残次品,但不能流向市场,保证客户买到的产品都质量过关。

第二层面是讲,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有质量保证。第三层面是讲,在产品研制规划阶段就确保品质。

企业把支点放在什么层面上,就会撬动多大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