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管理
如果从一些日本企业的核心技术管理实务观察的话,这些企业首先是把技术研发业务视为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而绝不是把这项工作只委托给科研部门自己承担。
其次,这些企业并没有把总务部门视为一个单纯的行政杂务部门,而是视为一个重要的企业管理协调部门。另外,很多日本企业的组织结构里没有单独的企业负责人直属的总务部门,通常是把总务部门置于经营管理总部之下。
据我观察,有些日本企业至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核心技术管理的:
1.扩大收取技术转让费
有些日本企业为了完成“知识产权战略”布局,除了坚决把核心工厂留在日本国内(关于这一点,一些中国企业至少在经营方针上很不明确)以外,也以强化核心技术管理的名义,近年来逐步调高了从海外子公司收取技术转让费(例如,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百分比计算收取)的比例。
这些增加收取的技术转让费,一方面被用于补贴日本母公司的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也被用于支出保护管理核心技术的活动经费。关于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的工作,很多是总务管理部门协助完成的。
◆例如,协助科研部门收集同业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信息、完成技术专家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好技术转让手续等工作。
2.加大核心技术开发
有些日本企业在经营战略上,虽然放弃了一些最终产品的日本本国生产,但是在日本国内的核心技术研究开发丝毫没有停止。在完善本企业的全球生产加工与供应体系的同时,这些企业已经将技术优势逐步集中在核心零配件的研发和生产领域。
通过向世界各国的民族品牌提供高质量的核心零配件的方式,强化控制或者参与产业上游的主导权,密切控制或者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把产业链上游的丰厚利润,尽最大可能地保留在日本国内的核心工厂或者绝对控股的海外子公司。关于加强海外子公司的管理工作,很多是总务管理部门协助完成的。
◆例如,协助科研部门收集同业企业的海外子公司经营动向信息、完成海外子公司技术员工的来日研修等后勤保障工作、做好技术专利的申请手续工作等。
3.配合政府产业链布局规划
有些日本企业积极配合日本政府的产业链布局规划,尤其是其中的抓小(抓紧核心零配件生产)放大(放弃通用类型的产品生产)的产业链布局。当然,对于任何企业而言,与其期待或者等待政府制定更多的产业规划大纲,不如通过借助政府实施的产业链布局措施,持续研究、开发本企业生存之本的核心技术。
关于协助配合政府的产业链的布局规划工作,据说很多是企业的总务管理部门参与协助完成的。
◆例如,协助科研部门收集政府的产业链布局规划信息,完成新技术、新产品的定义分类工作,做好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动向收集信息工作。
4.强化核心技术保密措施
随着日本主流企业从全员终身雇用体系向核心员工终身雇用体系转变,员工辞职率日渐增加的企业并不鲜见。一般而言,员工辞职率增加将导致企业技术泄密以及营业秘密流失的机会增加。
为了强化核心技术保密工作,有些日本企业采取了很多具体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与所有员工签订“保守企业秘密合同”;
要求所有员工每年提交一份“保守企业秘密保证声明”,并且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保守企业秘密培训”;
要求IT管理部门在技术上限制所有员工的IT系统操作权限”;
要求技术管理部门在概念上每年更新“核心技术标准”;
要求总务管理部门在内控制度上每年更新“文件保密等级盘点”;
要求人事部门在雇用合同制度上与所有员工签订一条君子约定,即“所有员工办理退职或者退休手续后的一定期间(半年或者数月)内,只有在企业通过实施检查程序确认了该员工在保守企业秘密方面没有问题后,才能被支付退职补偿金的制度”;
要求各业务部门与外部合作单位在业务合作开始前就正式签订“技术保密协议”或者“业务合作保密协议”,等等。
5.遵守政府技术保密规定
有些日本企业定期核查本企业的技术保密工作,是否严格遵守了政府的一些技术保密规定。其中一个重要的政府规定是日本经济产业部制定的《防止企业技术泄密指针》。
为了强化日本企业的文件保密意识以及维持日本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日本经济产业部在反复征集了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意见及建议后,在2003年最终制定了《防止企业技术泄密指针》,明确规定了企业负责人必须亲自参与管理技术保密工作。
6.解析不同行业产品技术
有些日本企业时刻居安思危,除了持续改善自己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外,还不断地在解析不同行业的产品技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不仅可以耐心、专心、静心地寻觅潜在的商业合作机会或新技术、新产品的参与机会,而且也可以时刻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新的事业挑战机会。通过很多日本企业的历史沿革以及一些企业经营者的演讲内容可以理解,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任何企业都是不进则退的。
为了解析不同行业的产品技术,有些日本企业采取了很多具体行动。这些行动包括但不限于:组织企业内部跨部门学习不同行业产品技术学习会、与不同行业的企业召开“跨行业产品技术交流会”、建立新产品新技术数据库(包括产品材料、产品性能、产品构造、产品用户、产品法规、行业趋势等各方面信息)、成立新产品新技术专业团队,等等。
内部技术交流
有些大中型的日本企业,定期组织企业集团内部各部门及关联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活动。这些交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建立技术信息共享数据库、定期召开内部技术交流展示会,等等。这些工作也离不开总务管理部门的密切协助。
通过建立技术信息共享数据库,可以使下属单位之间及时共享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或者减少重复的研发工作。同时,通过定期召开内部技术交流展示会,可以使企业技术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技术开发进度,合理规划分配研究开发专项资金。
有些日本企业定期举办的内部技术交流展示会具有以下特点:
1.如同参加展销会一样,下属各单位首先需要向企业技术管理部门申报设置自己的摊位面积以及展示场地要求;
2.参展单位不仅需要汇报展示产品的开发进度,而且还需要征求其他单位的评论意见;
3.鼓励成立临时的跨单位、跨部门的研讨小组现场探讨有关技术问题;
4.组织评委对优秀研发项目进行评选,重点奖励研发项目的实施团体,而不刻意奖励该团体中的某一个人,借此强调团体合作精神;
5.企业技术管理部门对展示产品和项目进行归类整理,评估测算企业今后需要的研究开发经费;
6.内部技术交流展示会原则上只允许本企业内部人员参加,重要文件资料禁止复印,会议结束后,回收归档所有文件资料。
监控产品信息
近年来,有些日本企业开始利用IT高科技手段,来远程监控已销产品的运行情况。这些运行信息对企业持续改善产品质量、性能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不过,如果从保护产品使用者个人信息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有潜在的经营风险。
据说有些日本企业对外销售的一些机械、机电、机器人等产品内都被提前预置了远程数据传输系统以及远程锁车功能。
◆例如,日本企业对外销售的挖掘机等机械设备上,随时可以安装上GPS智能服务系统。这样的话,日本企业就可以直接从包括海外的任何挖掘施工现场,把挖掘机的运行数据和施工现场的地理地质数据传送到日本的数据中心。虽然这些数据主要是为了改善产品性能,但是产品用户认为自己一些营业活动受到了严密的监控。
因为挖掘机专用的GPS智能服务系统通常具有三维精确定位以及远程传输运行数据等功能,所以这些挖掘机有可能会成为收集海外国家的地理地质战略情报的工具。
特别是,由于GPS智能服务系统还具有远程锁车功能,系统控制者可以随时实施远程锁车使大量海外的挖掘机停止运行。这种远程锁车功能,对于海外国家的产品使用者而言,存在严重影响施工安全的风险。
当然,因为有些日本企业也深知遵守海外国家的测绘法以及数据管理法规的重要性,所以他们监控产品信息的经营行为应该是得到了海外国家监管部门以及海外用户的书面同意的。不过,无论日本企业的科研管理行为是否严格遵守海外国家的一些法规,他们充分利用IT高科技持续改善产品质量以及跟进分析产品性能的技术管理方法,还是值得称赞和借鉴的。
客户信息管理
据我观察,有些日本企业的科研部门享有随时查阅本企业共享客户信息的权限。有些日本企业也制定了详细的客户信息管理规定,这些规定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内容:
统一登记客户信息
统一编制客户号码
统一进行客户分类
统一保管客户档案
统一跟进潜在客户
统一跟进解约客户
统一管理客户动向
统一处理客户投诉
统一共享客户信息......
出差报告制度
据我观察,有些日本企业的科研部门会及时与企业内的其他部门共享各种科研调研信息。除了参加各种企划会议和具体项目的研发演示以外,及时分享科研目的的出差报告也很有特色。以下举例,仅供参考。
维护自主品牌
维护自主品牌,是日本企业科研事务管理的重要目标。关于维护自主品牌的方式,各行各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如果以日本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为例列举的话,维护自主品牌的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维护自主品牌是一个实时监管的质量工程。
企业应当组建派驻团队,持续定期与零部件厂商跟踪零部件的现场生产与产品品质的实时监管情况。根据监管情况决策,把维护自主品牌的核心管理领域确定在可以实时监管的核心零部件的质量与功能性能上。
2.维护自主品牌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质量工程。
为了彻底维护自主品牌,企业应当持续改善业务流程与管理模式。例如,企业既不应盲目采取所谓“零库存管理”方式进行存货管理,也不应简单理论计算安全储备量方式来进行存货管理,而应持续改善存货管理模式寻求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方式。
3.维护自主品牌是一个互动磨合的信赖工程。
维护自主品牌是一个上下游企业联动的品牌维护,不是整个车厂形象的自我单独维护。关于零部件工厂与整个车厂的生产经营“计划”理解程度以及磨具等加工程度,主要体现在信赖磨合程度;另外,品牌维护需要对上下游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资本或者资金等掌控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促进信赖关系的发展。
4.维护自主品牌是一个企业文化的整合工程。
很多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商业习惯、内控制度、培训制度、品牌意识、企业理念,都有相似的地方。这种相似一般是企业文化整合的结果。当然,企业文化整合是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的。
虽然整合过程中难免出现摩擦与矛盾,但是日本企业独特的由浅入深式的碰头会和现场交流会,一定程度上缓冲或者解决了这些摩擦与矛盾。
5.维护自主品牌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技术管理工程。
不是被动合资,也不是被动去代加工,而是自己管理自己掌控技术标准,自己把握自主品牌的技术优势。关于这一点,日本一些汽车品牌的技术管理做的不仅专业、系统化而且独立自主化。
6.维护自主品牌是一个需要产业官僚体系政策性扶持的政策工程。
据说,很多日本的产业官僚(既不是政治家也不是行政干部)一辈子在系统地接受产业官僚体系方面的专业培训,持续地接受外部专家团队的专业支持,专心干好一个或者几个产业链的专业扶持工作。企业在产业官僚团队的政策性扶持下,可以排除个别政治家的非专业性指示或者指令。